冷媒是物理性的作用可永久使用不會消耗,因此愛車冷媒不足有冷媒補充的需要,那就是系統隱藏著冷媒洩漏的問題。保修市場有兩種對制洩漏的辦法,一是放棄測漏程序全系統元件一次全部更換,大的服務體系採用。一是精準的漏點搜尋針對漏點正確排除,多數人認同,即然市場多數認同精準的漏點搜尋,那麼就從這裡討論起。
一台份冷媒的總存量大約是500公克,冷媒存量低於百分之80車友就會發現冷氣效果變差,會有冷氣不夠冷的感覺,也就是說一台500公克存量的房車,在歷經一年洩漏的時間後其實他僅流失100公克的數量。
一個會洩漏的系統,何以能夠在長達一年的時間僅漏掉100公克氣體,原因就是斷續洩漏,就是說它並不是無時不刻都處在洩漏的狀態。
冷媒是氣體,無色無味,洩漏不留痕跡,系統工作的高壓可能接近300psi其氣密要求相當高,因為壓力極高所以洩漏性質成兩極化,可能高速大量流失也可能長時極微量的斷續洩漏。
很少車友知道冷媒洩露其實分有多種類型,可以精準一次高效排除的類形大概就只有一種,那就是洩漏明顯且連續性的洩漏類型,不過冷媒洩漏分有連續洩漏,間歇洩露,微量洩漏,條件洩漏,也有防高壓的安全釋放。
洩漏常常是微量且間歇的不在少數,就是久久漏一點非持續性,太微量加上偶發性斷續洩漏,測漏作業時常常會查無漏點,精準原則的漏點搜尋也會有辦不到的時候,這就是為什麼說冷媒洩漏不應草率交修的原因。
冷媒測漏的工法有多種,加壓測漏,負壓真空測漏,電子測漏儀測漏,這些測漏的方法都要符合一個大原則。那就是當測漏進行的同時,系統確實是處在洩漏的狀態,如果測漏進行中系統不在洩漏,測漏就會查無結果。
這就是為什麼一台車的冷媒管路,再長也不過就是3、5公尺,然而常常一次測漏會長達數個小時,有時耗費整日就是查無結果的原因。其實多數時間就是在等,在等系統管路再次洩漏以便驗證漏點。
會漏冷媒的車輛常常是間歇性洩漏,洩漏的時機又常常不可預期,常常耗費多時因為測漏時機不符洩漏,最終查無結果。
冷媒電子測漏儀可以快速決定對策
不管冷媒是間歇洩漏還是急速的連續洩漏,只要測漏儀可以明確偵測到冷媒漏點,估價施工,立刻有一個可之依循的準確說法。不過測漏儀並不是任何情況都能發揮偵測的效果,那並不是測漏儀靈敏度的問題,主要是因為冷媒並非無時不刻都處在洩漏的狀態。
如果測漏儀查無結果就應用螢光測漏劑,在冷媒補充之前先將螢光劑充入,螢光測漏劑就是以料代工,其正確率百分之百。
冷媒微量洩漏不宜草率交修,如果冷媒洩漏的問題不能明確斷定漏點,那麼冷媒洩漏就不應該輕易交修,車友應該去認識「冷媒補充」的應用,緩修理有助精準的漏點排除。
1、冷氣不夠冷。
2、冷氣出風一邊較冷,一邊較不冷。
3、儀錶控制台內層,可能聽見吹氣聲或水流聲。
車友應該去認識冷媒補充的三個規劃性應用,這三項分別是:
冷媒補充時紀錄時間。
緩修理有助精準排除漏點。
冷媒補充的同時充入螢光測漏劑,預備漏點搜尋排除之用。
如果是第一次冷媒補充,就去回顧最後正常吹冷氣是多久以前的事。規劃上冷媒補充除了緩修理,可確認故障的原由究竟是冷媒不足。此外觀察冷媒補充一次如果維持一年以上時效,建議暫緩修理,因為一次補充如有一年以上代表系統冷媒漏量相當微細。
車友應認識冷媒洩漏愈明顯,精準排除的正確率愈高,洩漏愈細微,精準排除的機率就愈低。
愛車可能是微量洩漏,間歇性,條件性,不管它是什麼性質,如果一次充填可支撐一年以上時間,那就是微量洩漏。
微量洩漏對漏點的排除很不利,成效及正確率難計,修是修了,一兩年後再發生冷媒洩漏,天知道到底是沒有正確排除還是系統又發生新漏點。
螢光測漏劑會在漏點留下洩漏的螢光反應,不管洩漏是屬什麽性質螢光劑都能準確的作到標記。
螢光測漏劑就是以料代工,幾百塊錢的螢光測漏劑超越數十年資深技師作不到的精準正確。
冷媒補充的工作原則
非冷媒不足引起的冷氣不冷,不可作冷媒補充。
冷媒充填應適量
空調完美無缺時冷媒不宜求好心切增量充填,冷媒是以適量為最佳不是愈多愈好,冷媒充填過量反而適得其反。
冷媒充填過多會造成系統負擔
冷媒並不是會洩漏就可以增量充填,充填過量會降低系統制冷效果且徒增壓縮機負荷,導致壓縮機高溫受損。
在作冷媒補充前應作壓力檢測及故障評估,部份因為散熱不良導致空調效能不佳的車輛,就算冷媒不足也不可勉強充填。
冷媒有數量上的限制,各車型限制的數量有特定規範。
冷媒補充不要DIY,冷媒充填有一定程度的知識技術,尤其是冷媒補充,適量的冷媒補充其實是較高階的技術應用。
車友要認知,冷媒充填絕對不會像是輪胎打氣那麼簡單,冷媒補充期實是冷媒高低壓錶應用的最高技術段位。
你能在網路上搜尋到的冷媒補充工法,全部都是為了販賣商品,那些都是參考參考隨便說說。
誠實德說,一個十年資歷的技師不見得能做冷媒補充。
冷媒充填不足或過多部但沒有效果,且充太多容易損害壓縮機,再則冷氣是系統協作的成果,冷媒充填前務必理清原由。